首页 > 东方新闻 > 集团新闻 > 正文

集团新闻

【eID之声】破除个人信息盗用乱象  eID提供有效解决途径

发布时间:2019-08-11 来源:金联汇通 点击次数: 打印 作者:李微 字号:

【案例】

今年,佘某在个税App上发现自己被注册为某公司的法人。身份信息被盗用,在异地注册公司,一旦该公司经营异常或违法犯罪,“被法人”的公民则有可能为此买单。

佘某发现“被法人”的第二天,便采取了行动,但维权之路并不平顺,跑了多个机构但最终仍未解决问题,还在税务所查到自己担任法人的这家公司曾开具100多万元的发票,纳税情况已属“非正常状态”。虽然这家公司的相关资料并非他本人所签署,但却意味着佘某以后可能无法成立其他公司,社会信用记录、贷款等也会受影响。

类似的,重庆一所重点高校某教师在网上订购机票,发现已被法院列入失信人名单成了“老赖”,无法乘坐高铁和飞机。有律师给出经验“多跑一跑就能解决”。但是,在仍处于限制消费的情况下,“多跑一跑”这件事,却是一种莫大负担。

近年来,“被法人”、“被就业”等新闻频被爆出。随着今年个人所得税申报APP的上线,“被XX”问题再次引发人们的广泛关注。

“被XX”个人信息盗用问题严重

个人信息被盗用或冒用的情况并非个别案例,“被法人”、“被就业”、“被结婚”的现象也是层出不穷。互联网中登记、注册的环节为了达到更“便利”效果的设置,被一些不法分子钻了空子,趁机冒用他人身份信息大肆注册“伪信息”,给被冒用人权益和市场秩序造成损失。据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8年上半年,54%的中国网民在上网过程中遇到网络安全问题,其中遭遇个人信息泄露问题占比最高,达28.5%。

互联网中追求“便捷”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在操作中还应考虑公民的权利不被侵犯,让公民的身份信息安全得到保证,让身份的核验更为规范。破除“被XX”乱象,还是需要从保护公民身份信息的根源做起。截至2018,全球近120个国家和独立的司法管辖区已采用全面的数据保护或隐私法律来保护个人数据。我国的宪法、刑法、网络安全法等都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作了明确的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会同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个人信息安全刑事案件的法律适用作了详细的规定,为追究和惩治侵犯个人信息犯罪提供了有力的明确具体的法律武器。


 eID成为个人信息有效保护途径之一

“高安全”与“高便捷”不是简单的二选一的问题,而是可以兼得。eID就完全可以满足以上这两项要求。eID是以密码技术为基础、以智能安全芯片为载体、由“公安部公民网络身份识别系统”签发给公民的网络电子身份标识,能够在不泄露身份信息的前提下在线远程识别身份,满足公民在个人隐私、网络交易及虚拟财产等多方面的安全保障需求,并可进行跨地域、跨行业的网络身份服务。

eID含有一对由智能安全芯片内部产生的非对称密钥,通过高强度安全机制确保其无法被非法读取、复制、篡改或使用,且不受载体物理形态的限制,载体中的安全智能芯片符合eID载体相关标准即可,目前主要有通用eID与SIMeID两种载体类型。同时,eID的唯一性标识采用国家商用密码算法生成,不含任何个人身份信息,从而大大减少信息被盗用的风险,有效保护个人信息。

为保护公民身份信息隐私,并且让公民能够享受便捷的生活服务,金联汇通始终致力于为公民打造基于eID的高安全、高体验的身份验证服务体系,在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的指导和监督下,提供合法、合规的公民身份信息隐私保护以及多种身份验证方案,在政务、金融、民生等各领域的线上及线下应用场景中为公民解决“你是你”、证明那个“我”不是我的问题,让公民的权利得到保障,不再“身不由己”!